当前位置:大侠文学>其他类型>视频通万界:剪辑古今历代帝王!> 第三十三章 壮哉!我央央炎黄,与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壮哉!我央央炎黄,与天..(1 / 1)

大侠文学,dx34.com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咱们再来讲下其他方面的吧,光是打仗什么的还是称不上盛世!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为标榜文治,命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人,广采天下书籍,分类编辑成

书,不厌浩繁。第二年冬便编成了一部大型类书,朱棣命名为《文献大成》。但朱棣仍嫌此书简略,

又命姚广孝等人重修,自有书契以来,凡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

道、技艺各书无不包罗。永乐五年(1407年),书成,朱棣赐名《永乐大典》。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

大型类书。全书22937卷,其中仅目录就有16卷,共11095册,总计约三亿七千万字。自先秦至明

初,所引书七八千种之多,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极为珍贵。

《永乐大典》是炎黄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炎黄民族

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炎黄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十八世纪中叶出

版的《大腐百科全书》和《法兰百科全书》要早300多年。让他们吹特么的什么?

除《永乐大典》外,朱棣还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编书活动,命侍臣辑录自古以来的“格言善行”有益于

太子者,编纂成《文华宝鉴》颁授给皇太子朱高炽。永乐七年(1409年),编成《圣学心法》,内

容涵盖君、父、子、臣四道,并以君道为主,重点阐朱棣的治国理念。永乐八年(1410年),敕令

雕印佛经《永乐北藏》,是现存完整大藏经中最为精美的一部。

永乐十三年(1415年),理学书籍《五经四书大全》和《性理大全》编成。命黄淮、解缙等主持编纂

《历代名臣奏议》,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完成,全书350卷,搜罗历代典制沿革、政治得失,此书

至今仍是历史工作者的参考书。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成祖下诏编纂《天下郡县志》,命夏原吉、

杨荣和金幼孜领其事,以纪天下形势、各地沿革、物产等。永乐十七年(1419年)三月,编成以劝善

教化为目的的《为善阴骘》。永乐十七年(1419年)至永乐二十年(1422年),编纂了颁行

于明英宗正统年间的《正统道藏》。

永乐三年(1405年),由于贡使日多,朱棣下令重置洪武中废罢的市舶司。为了与各国来人交流,同

时还设置了四夷馆,专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四夷馆下设有高丽、东倭、安南、

暹罗、鞑靼、满加刺、畏兀兀、琉球8个馆。要求馆内工作人员熟悉外语,以利于接待时的相互交

谈,同时设会同馆接待外国使臣。

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

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自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受朝廷派遣,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

远航,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和平交流。最远曾

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在七下西洋过程中,郑和船队一行亦秉承永乐皇帝严守道

德、正义原则,恪遵明成祖“民胞物与,泛爱万物”的具体任务.

永乐时期,共有4个国家的国王先后7次来访,共有来华使节318次,其中,浡泥国王、苏禄国王和古

麻剌朗国王在死后均葬于炎黄境内,其陵墓至今犹存,成为中外友好的历史见证。这种情况是历朝历

代都不曾见过的。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永乐年间的海外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古代中外

元首外交的先例。

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期间到了浡泥,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浡泥国王麻那惹

加那亲自来朝,十月一日,浡泥国王因病死于会同馆,明成祖特命工部为浡泥王准备棺椁、明器,将

浡泥王安葬于南京安德门外的石子岗,立碑勒铭,并于墓旁建祠,谥号“恭顺”。

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答剌与该国西王麻哈剌吒葛剌麻丁、故峒王妻叭都葛巴

剌卜,一起带领超过三百四十人之使团来到炎黄朝贡,在回国途中,东王病卒于德州,以王礼葬于德

州城北,明成祖赐谥号为“恭定”,苏禄东王墓和所立石碑至今尚存,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永乐十八年(1420)十月,古麻剌朗国王干剌义亦敦奔率妻子、陪臣来朝,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

辞归,四月到达福建,干剌义亦敦奔病死在当地,明成祖闻讣后,遣礼部主事杨善前往谕祭,谥号

“康靖”,赐坟墓,以王礼安葬于福州,命其子继承王位,率众回国。

建文四年(1402年)9月,朱棣派俞士吉去通知高丽王李芳远他登基之事。11月,国王派使者请求新

的印玺和敕封;永乐元年(1403年)他又派一个使团,要求取得医治其父疾病的药材,它们标志着定

期互派使节的开始。高丽人进贡土产品,如人参、漆器、豹和海豹皮;但在宣德四年(1429年)之

前,最重的负担是年贡150两黄金和700两白银。作为回报,皇帝赐给高丽王及其使者丰厚的礼物——

丝绸、精美的衣服、药材、书籍和乐器;他还授予高丽王及其世子以荣誉的称号。

从洪武十六年(1383年)以后,明廷的海防力量有所加强,倭寇骚扰较洪武前期有所收敛。明成祖认

为,消极防御只能减少倭患,却不能杜绝倭患,应当恢复中倭邦交关系,开展两国贸易,通过贸易使

东倭获取厚利,东倭政府为了维护贸易利益,必然要主动抑制倭寇。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明廷

命左通政赵居任,行人张洪等出使东倭。[99]九月,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说:“东倭国遣使入贡,

已至宁波,凡番使入炎黄,不得私载兵器,刀槊之类鬻于民,具有禁令,宜命有司会检。番舶中有兵

器,九槊之类,籍封送京师。”明成祖认为:“外夷向慕炎黄,来修朝贡,危踏海波,跋涉万里;

道路既远,赀费亦多,其各有赍,以助路费,亦人情也,岂当一切拘之禁令”。李至刚认为兵器在

民间不许私有,也不许买卖,明成祖令官府按照中国的市值给付给东倭。“毋拘法禁,以失朝廷宽大

之意,且阻远人归慕之心。”

永乐二年至八年(1404—1410年),明廷六次派使节出使日本,东倭使节也乘贡船七次入明。关系十

分密切。按照规定,东倭勘合船入宁波后,先由浙江布政司会同宁波市舶司检验勘合,如无诈伪,

则上报京师礼部,再次验对无误后,东倭贡使一行才能携贡物入京。如果携带商品过多,明廷又不愿

全部收购,则允许东倭使在会同馆明朝官吏监督下贸易三天。如果勘合船人数过多,除允许少数人

进京入贡外,其他随从人员则在宁波妥善安置,并在当地市舶司官吏监督下进行贸易。勘合贸易,使

东倭幕府大获其利。

壮哉!我央央炎黄,与天不老!

中秋佳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9月19日到9月21日)

dx94.com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