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侠文学>穿越历史>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卷三 游学天下 第229章 好义轻财的朱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三 游学天下 第229章 好义轻财的朱儁(1 / 1)

大侠文学,dx34.com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会稽因会稽山得名。相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史记》记载了汉时流行的说法:“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汉光武帝建武中改冶县为东冶,又析置候官。章帝章和元年,析鄞县回浦乡为章安县,即西汉之回浦县。

顺帝永建中,阳羡令周嘉等人因会稽郡辖境广大,属县偏远,上书求分郡而治。

永建四年,析会稽北部十三县置吴郡。会稽郡原来的治所吴县归属吴郡,故移治于山阴县。

永和三年,厘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此时会稽郡领十五县:山阴、鄮、乌伤、诸暨、余暨、太末、上虞、剡、余姚、句章、鄞、章安、东冶、永宁、候官。

吴咏本想低调出行,但他来到吴郡的消息还是被吴家子弟传了出去。为了避免麻烦,吴咏便连夜离开吴郡。

不想他刚到会稽郡,就被太守尹端派人将他请到山阴县的太守府。岑晟跟随吴咏在洛阳呆了三年,对如今的大汉官场可谓相当熟悉。

此时,鄢展赶着马车跟随太守府的来人,岑晟则是在马车中为吴咏介绍会稽郡太守尹端的来历。

“说起来,这尹端也算是凉州的名人了……”尹端,凉州人,因勇武被武威太守张奂征辟为长史,后因与羌人作战有功,升任别部司马。

桓帝延熹十年春,东羌与先零羌五六千骑攻掠关中,围祋栩,掠云阳;同年夏,羌人复攻没两营,杀千余人;同年冬,东羌岸尾胁同种人,复钞三辅。

这时担任护匈奴中郎将的张奂便派司马尹端、董卓二人精兵进击,大败羌人,斩其首领,俘羌人万余人,三辅地区又获得和平与安定。

张奂因破羌有功,他申请把他的家由边郡敦煌渊泉迁到内地弘农华阴,得到朝廷特许。

尹端也因作战有功,升任会稽太守。说到这里,岑晟又感慨一句:“近年来,由于‘三互法‘所规定的交错回避,致使禁忌过于严密,往往造成选用艰难的局面。幽、冀二州的刺史和太守更是久缺不补。三府选举,逾月不定。其所以久延不决者,皆因避三互,十一州有禁,当取二州而已。”东汉时期,关于官吏实行籍贯回避,则已有了明文规定。

回避制度不仅执行颇为严格,回避的范围且不断扩大。地方长官除了需要回避本籍之外,婚姻之家亦须互相回避对方的原籍,两州人士也不得互相监临。

桓帝时的籍贯回避扩大限制范围,禁忌更为严密,甚至制定了

“三互法”。三互法的具体内容,谓婚姻之家及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也。

其概要为:如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乙州人士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士对甲、乙、丙三州均须回避。

边走边说,吴咏一行很快便来到了山阴县的太守府。吴咏的到来,让太守尹端喜不自禁。

他兴奋地迎出门来,将吴咏奉为座上宾。

“吴侍读能来寒舍,蓬荜生辉啊!”吴咏看那尹端,只见他年约四十出头,外貌儒雅,身材挺拔。

与后世的读书人不同,东汉的士人就没有纯粹的文士,而是文武兼修。

三国时期,什么王郎、孔融这些电视剧里看上去像是弱鸡的家伙,其实都学过剑术,可以上阵砍人。

“小子吴咏,见过尹大人!”吴咏恭恭敬敬地上前行礼。

“吴侍读,当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啊!哈哈哈~”尹端看着吴咏,不吝赞许勉励之词。

“太守大人过誉了~”吴咏谦虚一下,接着问道:“不知大人招小子来,所谓何事?”尹端笑道:“无他!此次相招,只为两件事。一是想见见闻名天下的吴侍读,二是代凉州百姓感谢吴侍读的传授之恩。”吴咏一愣,不明白他的感谢来自何处。

尹端于是又开口解释道:“是因为棉花和甜菜!”吴咏这才恍然,原来是这两样作物啊!

于是笑着说:“微末功劳,不足挂齿!太守大人如此兴师动众,着实令小子汗颜啊。”尹端摇摇头,正色道:“吴侍读久居中原之地,或许不明白这棉花和甜菜对我凉州百姓的重要性。”以前凉州因为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有限,百姓生活也是困苦不堪。

尤其是冬季时,因为缺衣少食,时常有人冻死。但今年因为朝廷普及甜菜和棉花,凉州顿时变得不一样了。

原来那些因为眼界不高,拒绝种植的人,在看到棉花和甜菜收获后,做成的棉衣和糖浆,立刻后悔不已。

棉衣结实还保暖,糖浆出产率极高。结果这些物品在凉州卖得很快,百姓一年的收成能抵得上过去数年了。

尤其是那些凉州的大族,占着大量的土地。如今有了这两样作物,他们以后再也不是中原士族看不起的存在了。

吴咏作为后世的灵魂,当然知道棉花和甜菜对于北方人的重要性。先前提过甜菜原产于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从瑞典移植到西班牙,是热带甘蔗以外的一个主要糖来源。

而且把甜菜作为糖料作物栽培始于那个世界的十八世纪后半叶。所以,现在的北方汉人们哪里知道这个棉花和甜菜的用处,他们大多数人以前见都没有见过!

吴咏必须让许多北方汉人学会种甜菜,学会种棉花等经济作物,这样即使他们不能种植粮食,也可以跟产量地区换粮食吃,从而减少忍饥挨饿的风险。

就像后世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实力也不强,产量极低的农田,首先得种粮保证吃饭的需要,生存是第一要素。

只能用有限的田地种棉花,种甜菜。满足人民穿衣和食品的需要!所以珍贵的棉花,白糖也是当时重要的战略物资!

吴咏听了尹端的述说,心中也是想了很多。有了甜菜和棉花,他相信以后即使面临乱世,百姓的生活也会好上一些。

不多时,府中摆下丰盛的宴席,尹端与吴咏分宾主坐下,成昭也被仆人带去后院女眷那里,岑晟则留下来相陪。

尹端见岑晟有些不自在,又派人喊来自己的主薄相陪。不一会,一位面容清瘦的青年男子在仆人的引领下进门。

见到尹端正在宴客,先是愣了一下,才拱手道:“见过太守大人。”

“公伟来了啊!我给你介绍一下。”尹端笑着引荐道:“这位是当今的天子侍读吴咏以及他的幕僚岑晟。”言罢,尹端又对吴咏引荐道:“吴侍读,这位是朱儁,本郡的主薄,我的得力助手。”朱儁?

那不是三国演义中平定黄巾之乱的一个领兵统帅么?是一个与董卓、皇甫嵩齐名的名将呀!

原来这个大佬是会稽郡人,还曾是尹端的下属?于是吴咏笑着开口道:“尹大人的这位主薄,气度非凡,将来的成就定然不可估量。”朱儁则是不卑不亢道:“下官朱儁见过两位贵人。”尹端点点头,笑着解释说:“我与吴侍读一见如故,还有许多事情要谈,又恐冷落他的幕僚,听说岑晟以前是南阳的功曹出身,便想着将你招来相陪。”说着,便招呼朱儁上桌,

“你也坐下吧,不必拘束。”

“是,大人。”朱儁回应一声,便坐到岑晟旁边。

“上菜!”随着尹端一声吩咐,宴席也随之开始。觥筹交错间,众人相谈甚欢。

席间,吴咏又顺带问了朱儁的家世背景。朱儁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地回答。

原来朱儁是会稽郡上虞县人,出身于寒门。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曾经以贩买缯帛为家业。

虽然他是被士人瞧不起的商人之后,但朱儁从小不凡,以孝养母亲而远近闻名。

长大后,朱儁为人又好义轻财,所以乡里人都很敬重他。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朱儁这种奇怪的性格,说的好听叫

“轻财好义”,说的不好听就是好面子外加大手大脚。有一次,与朱儁同县的士人周规在之前受征辟时曾向公府借钱百万以整饰衣冠。

后来周规因为家贫而不能偿还。朱儁得知此事后,就用母亲的缯帛去为周规还债。

他的母亲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恨,怪责他太败家,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朱儁却以先贫后富的道理安慰母亲,平息了母亲的怒气。当时的上虞县县长度尚听闻此事后,看出朱儁是一个人才,就将其推荐给了会稽郡太守韦毅。

于是,朱儁开始在郡中任职。等尹端接任太守之职后,也十分欣赏朱儁,就提拔任用他为会稽郡主薄。

通常来说,一郡主官由朝廷任命,而辅佐太守执政的郡主薄,大多是由太守招募本地世家豪强的子弟出任。

如此,郡太守才能借用本地豪强的力量。尹端用一个寒门子弟担任郡主薄,不免又得罪了那些世家豪强。

所以那些豪强暗中作梗使坏。朱儁则没有辜负尹端的这份信任,做事十分认真,让人挑不出错来。

吴咏也没想到,作为后世有名的汉末名将朱儁,早年的时候会有如此经历。

于是笑着对朱儁道:“今日相聚便是有缘,以后遇到什么难解决的事,可到洛阳鬲候府留下书信。”席间,经过尹端不断吹捧,朱儁也知道了吴咏心系天下的壮举,心中也是十分佩服,当即也拍着胸脯保证道:“以后吴侍读但有吩咐,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dx94.com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